范方面 | 核心要求 | 备注/例外情况 |
---|---|---|
预制菜定义 | 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为原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如炒、炸、烤、煮、蒸等)制成,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48 | |
不属于预制菜 | 中央厨房制作并直供门店的菜肴4、仅清洗切割的净菜(属于食用农产品)4、即食食品(如沙拉、凉拌菜)4、主食类(如速冻面点、面包、汉堡)4 | 这些产品需符合其他相应法规标准。 |
禁止添加防腐剂 | 生产过程不允许添加防腐剂。89 依靠冷冻、冷藏等贮存条件和杀菌工艺保障防腐。48 | 主要通过工艺和冷链控制腐败变质,而非化学防腐剂。4 |
标签与明示 | 预包装预制菜需符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等要求。3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商家应告知消费者,保障知情权。48 | 鼓励餐饮商家通过菜单标注、店内公示等方式明示。4 |
生产许可与监管 | 企业需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4,符合预包装食品要求。4 落实主体责任(如配备食品安全员、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410 | 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强许可审查、监督检查和监督抽检。4 |
标准体系建设 | 正在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制菜》)和质量标准(《预制菜术语与分类》)。67 | 鼓励制定团体标准、企业标准。6 目前已有相关团体标准(如T/ZGSCLT 002-2025)1和地方标准。 |
为什么不算预制菜?
核心原因在于,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于2024年3月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连锁餐饮企业广泛应用中央厨房模式,其自行制作并向自有门店配送的净菜、半成品、成品菜肴,应当符合餐饮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12
你描述的酸汤肥牛正是由连锁品牌自己的中央厨房生产,并配送到其自有门店的。因此,即便它经过了工业化的预加工、真空包装和冷链运输,它在国家标准的界定中,也不被划分为“预制菜”。
♂ 大众认知与国标的差异
虽然国家标淮有明确界定,但很多消费者和罗永浩这样的公众人物可能会认为,这种中央厨房做好、只需简单加热就上桌的菜就是“预制菜”17。大家普遍觉得,只要是预先制作好、不是现场从原料开始烹制的,就应该算预制菜。
这种认知上的差异,正是目前很多争议产生的根源1。消费者担忧的往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