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ECMO(体外膜肺氧合)转运患者800公里收费2.8万元是否合理,需结合医疗成本、风险、行业标准及事件细节综合分析,结论如下:
一、费用合理性的核心依据
ECMO设备成本高昂
ECMO开机费用通常为3-6万元,每日运行成本约1-2万元。本次转运全程使用ECMO设备约7小时,仅设备成本已远超普通救护车服务。
设备需专业团队操作,能独立操作ECMO的医护人员稀缺(需副高以上资质且经专业培训),人力成本极高。
转运风险与配置远超常规
转运全程需配备ECMO、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相当于移动ICU病房。两名专业医护随行监护,全程应对可能出现的生命体征波动。
跨省夜间转运800公里(实际往返1600公里),需两名司机轮换驾驶,油耗、高速费、车辆损耗等成本显著增加。
行业横向对比
公立转运标准:普通跨省救护车费用约1.1万元(无ECMO);若含ECMO,参考上海、北京等地的定价,每公里费用可达25元以上,800公里总费用约2-4万元。
类似案例:有用户分享20公里ECMO转运花费2万元,或200公里非急救转运花费3000元(无高端设备),本次费用在合理区间。
二、争议焦点与官方定性
程序违规问题
收费不透明:未提供明细清单、发票,费用转入个人账户,违反财务规范。
资质风险:涉事民营救护车公司(南昌赣医医院)多次被行政处罚,存在管理漏洞。
官方结论:江西省卫健委认定收费存在"不合理"问题,责令退款并暂停其服务,但未否定总价,而是强调程序违规。
家属行为引发行业反思
家属事前同意费用,事后投诉,被批"过河拆桥"。医生违规外借ECMO设备并联系转运,承担职业风险救人,反遭追责。
此事件可能导致未来医院拒绝紧急转运,重症患者需等待冗长审批流程,延误救治。
三、综合结论
费用本身合理:
若按市场成本核算(ECMO使用+高端设备+专业医护+长途风险),2.8万元不贵,甚至低于部分地区的实际成本。
违规操作需纠正:
收费程序不规范、财务不透明等问题属实,需通过完善定价机制、强制公示明细解决。
建议:未来选择转运服务时,优先要求公立医院协调正规跨省资源;若需民营服务,务必签署协议、索要发票,并核实设备与人员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