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家中基本无课外书,除了上学的课本外。这是因由父母当家的家中连柴米油盐的开销都是紧巴巴的,就连一个子儿也须掰成两半化的年代里,哪会有闲钱买那些中看不中吃的闲书。因此,每每见到别人家的儿伴拥有许多的小人书(连环画),就羡慕得不行,心里不免想着:什么时候,我才能像他(们)那样,有足够的零钱去购买自己心仪的书籍。 |
打工作之后,有了点钱,就开始攒书。往往每当去往一个陌生的城市或乡镇,我会首先逛当地的新华书店,并购一本书,敲上一个书章作为自己曾经到过那里的忆念。再后来,回到宁波工作后,我最爱去的地方是鼓楼步行街,因为,这条街有无数的个人开的书店,盗版书居多并且价格便宜。当然,由于打击盗版图书以及纸质书籍的淡化,那些实体书店因生意欠佳只得相继关停而辉煌难再,而如今的步行街几乎成了美食街而没有书店的存身之处。
我是爱书成癖的“书生”。近五年来,我又迷上了淘旧书,来源是市内的旧书市场。一则是因为旧的书能够唤起对往事的回顾,二来是由于旧书更便宜更具性价比,还有,以前的出的书大都属精品,哪像现在的文人写的那些浮躁的文字让我不忍卒读。旧书市场本来位于甬江沿岸的江东北路之“书城”的一隅,有五、六家之多并持续了许多年头,我总会每隔一周或半个月去一趟,只是不久前这些书摊也全部关停了,原因不详,可能也是因难以为继的缘故吧?!
另外一个淘旧书的地方则是距家不远的金钟茶城的每周六上午才有的古玩地摊集市。如今每逢此日,则如同节日般的欢欣,一直如此是感。我喜欢淘的旧书,主要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的书,尤其是文革年代的老书或者标注着“内部传阅”的旧书;其次是美术书籍或歌本;最后是有收藏价值的名家文学或历史书籍,以及文革前后出版的书籍,品相要好。确实,我每次前去,总会有所斩获,如此,家中的书柜就有了各种在书店里买不到的好书。我所谓的好书指的是合乎自己品味的或者是国内罕见的港台版书籍。
淘旧书于我是无上的快乐,快乐更在于“淘”的过程,这种快乐难于言表。我所挑选的旧书,大抵是廉价的,仅仅五到十元一本,少在二十元以上的,我的“私房钱”完全能够消费得起。而那些古籍类的、或是珍本、孤本以及石印本的线装古书,由于其价格较高我从不问津,而且我也无此需求。每每倘佯于琳琅满目的古玩地摊,那些玉器、木雕、瓷器或者旧钞,我只是抱着欣赏的眼光匆匆越过,唯有旧书让我眼光“发绿”才值得自己蹲下身子细细地查看“识宝”。当我轻抚着旧书摊上凌乱摆放着的那些发黄的书页,那些曾经历了书籍拥有者的阅读与岁月浸淫的旧书,思忖着不知哪些书才会与我有缘呢?于书中阅读曾经的过往岁月,能让我抚今追昔;见到那些当初熟稔的书名并翻阅着略为发黄的书本,这些我以往想买却因捂紧了钱袋而未曾购买的书籍时,会让我激起对往昔年月的追忆,也更从而激起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阅读的兴趣。而且,在逛地难市场时,与那些熟悉的摊主聊上几句,神侃一会儿,也是乐趣所在。于是,淘旧书一事令我一直乐此而不疲……
转而想想:从前缺钱的时候想阅读而没有书可读,而现在书摊买书、图书馆借书随时可行,而不用看他人的脸色四处借书,无疑是天壤之别。而每当我淘来了书,我必如珍宝似的爱惜它们,会细心地抚平它们的折页或用透明胶布粘好断开的纸页;而且,若是淘到了心仪的好书,于我可以偷乐上一整天。故此,我以为:这淘旧书的过程,何尝不是一种很有趣味的乐趣?!
人常说:肉体与灵魂总须一个在路上,而我的灵魂总在阅读的路上。无憾矣!
于此文的最后,顺便摘录三天前于市会展中心看到的关于阅读的语录:想躲进书里:享受宁静的时光,与书中人物共情,领略文学的魅力,追寻内心的平静,让思绪随风飘扬。想躲进书里:品味历史的韵味,感受文字的温暖,逃避现实的烦恼,体验不同的人生,让心灵得到释放。
再还有:那一刻,你意识到,阅读这件事依然无法替代。人生没有白读的书,每一页都算数。